訪歐第四天
拉脫維亞里加市與台北市的交流,追溯自馬英九時代,雙方即已簽訂「市政合作意願書」,而後往來密切。
今天重點,是參訪里加中央市場,本是一戰時期給德軍齊柏林飛船停泊維修使用,1992年規劃改建,1930年正式開幕,超過3000個攤位,每天吸引超過 8 萬到 10 萬人次交易,是歐洲最大的傳統市場。市場當前以公司法人化運營,市政府持有100%股份。
近年台北市政府持續推動環南、大龍、成功、南門市場以及第一果菜及魚類批發市場改建,或可參照借鏡。
其中一個困境,仍是腹地不足,里加市場範圍廣大,縱使其中一區維修關閉、或者場地提供辦藝文活動,攤商只要移到市場別處即可。沒有台北需要興建中繼市場、遷移時候關於攤位大小前後位置等爭議。
市場佔地範圍廣大、攤位數量眾多,在管理上有何相關對應措施?是否有針對市場的特別行銷活動?市場整建中,是否遇到哪些困難?
外行看熱鬧,若只關注攤販節比鄰次、地面整潔與否,無法看出其中門道,應該是看市場的供應系統、送貨路徑、水電及倉庫設施,是否有特別之處,比如我看到一排魚販攤子後面都會有水池,是設計初始便已建造,台北市場則罕有。我請教產發局長,看到了什麼?
局長說,台北不落後。該些市場主要有的如市場需要集中的後場、中央冷櫥及自動管理,台北在改建後都逐步落實。至於挑高空間,台北實在無能為力。
我特別看了一下,行動支付與無人設施並不普及。其他更細部的內容與心得,按下不表。
*
隨後拜訪國會,再度是美侖美奐建築,壯觀華美,國會殿堂懸掛如火樹盛開的吊燈,米白色璧上點綴著金黃的神像,俯瞰著每位議員。抬頭仰望,粉紅、翠綠、米黃與金黃斑駁交錯,交織或波浪或火焰或怒放的鮮花,如畫般富麗磷磷。
可惜照片不能公開,只能存於手掌之間。
*
搭乘四個多小時的車,來到愛沙尼亞。